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打工人2022年愿望清单,发财不是第一
本頁主題: 打工人2022年愿望清单,发财不是第一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大师兄的救兵


級別:聖騎士 ( 11 )
發帖:1238
威望:410 點
金錢:18387 USD
貢獻:11212 點
註冊:2015-12-15

打工人2022年愿望清单,发财不是第一

成为一个快乐打工人从来就不是件容易事。


从各种“吐槽周一、期待周末”的段子里也不难看出,人类似乎不那么想工作。年关将近,在拉下一整年帷幕的同时,打工人也开启了关于“跳槽”“KPI”“年终奖”的探讨。


然后边探讨,边反思:我工作到底为了什么?工作对我而言到底有何意义?有没有那种躺着就能赚钱的工作,我真的卷不动了......


站在普通人的角度,或许在未能通过思考得出确切答案时,率先找到一间“神仙公司”并加入它,成了打工人得以继续鼓足勇气、翻涌在职场之海的救生圈。


尤瓦尔·赫拉利在《人类简史》中提出:公司并不是一个实体,它只是人类想象中编织的一个故事。但事实上,我们能看到的绝大部分公司都是以实体的形态出现,也承载了不同来自社会的寄托。


前段时间,我们发起了“寻找神仙公司”的大调查,希望以“在哪种公司打工会令人获得更高的幸福感”为切入点,去了解大家对于“神仙公司”的不同评判标准。 


最终有1016位朋友分享了他们的看法(集中在85后、90后和95后,分别占比16%、42%和36%),在此过程中,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关于当代年轻人对于"work-life balance"的不同理解。 


“35岁以后的打工人内心活动”“宇宙的尽头是编制,是真的吗?”“除了钱,打工人还想问工作要点什么?”“打工人心目中的完美公司到底是什么样?”


带着问题,我们一起在文中寻找答案。 


1. 觉得公司“一般”是打工人“想跳槽”的开端 


据《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》报告显示,“95后”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为7个月,远低于“80后”“90后”群体分别43个月和19个月的在职时间。


当然这种变化,也源于如今互联网时代职场环境的快节奏迭代。从“金三银四”“金九银十”到眼下正值辞旧迎新的12月,这类特定时间段一旦出现,社畜们的迁徙之旅将无差别上演。 





选择在年底跳槽已经成了职场中不成文的规定。在我们的受访者中,有近六成(58%)在职打工人已经准备跳槽。


跳槽的原因多种多样,公司环境、工作氛围不乏是其中的重要一项。谈及对目前公司的满意度,大部分的打工人给予了6-7分的及格水平。并且有近4成的在职打工人对于公司评价“不及格”。


然而打工人频频跳槽,他们究竟在“工作”中追求些什么呢?





毫无疑问,金钱财富是打工人最大的追求。


83%的打工人在为财富自由的梦想投了一票之后,又把视线落在了个人价值、社会存在感、梦想追求和更多年轻人想通过工作实现的东西上。


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,甚至可以让薪酬为其让步。我们发现,在80后的受访人群当中,有过半的老职场人,愿意为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内容、公司带来的社会地位和更自由的工作时间,在薪酬上做出牺牲。


有趣的是,这种对于自我价值提升的渴求,也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增长。有超过七成的80后渴望在工作中得到更多自我提升,哪怕要在薪酬上做出些许让步。


作为占据打工人每天绝大部分时间的一项群体活动,打工干饭的初始也许是为了发家财富,但久而久之,我们总会赋予它更多个人主张的价值意义。这也不难解释,在面对“如果不考虑金钱,是否会继续工作”的这个问题时,有近半成的青年投出了YES票。


掀开“赚钱”的幕布,能发现打工人藏在之下的、的形状各异的个人梦想。


2. 当代职场人正在“重塑”好公司 


那么作为“工作”的一种现代容器,“公司”的存在对打工人到底意味着什么。


是提供一个办公空间的物理存在,还是一种文化价值观感召,亦或者,象征着效率和制度的追求?
 




公司意味着可感的物理空间?数据却告诉我们,在本次受访的人群中,已经有近六成人赞同“现代公司可以脱离固定的办公场所”的说法。


也许是受疫情影响,线上办公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打工人的追捧。这一点在“动辄通勤一小时以上、每天的生活几乎只有两点一线”的一线城市体现的更为明显。数据显示,有18.8%的一线打工人认为,在家办公是继“单纯拥有干净、宽敞、整洁的办公位”这样的朴素追求之后,排名第二的理想办公环境。 而这一比例,在二线和三线城市分别是14.9%与6.1%。


如果不只是提供办公空间,那么“公司”还用什么将职场人连在一起?诚然,信念感对于职场人来说也不容小觑。有39%的受访打工人认为,如果一间公司不秉持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带领员工发展,或许就不能称其为公司。 


相比个人奋斗而言,公司往往还有着既定的集体目标,超过三成的结果导向型的打工人一致认为:为了公司的目标应该坦然接受加班。部分认可这一观点的打工人占比42%。只有13%的人反对这种说法。某种程度上,大家都认可“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组织形式,追求的是效率和拿结果”这件事。


但如果把这种追求上升到需要员工自我驱动的“集体意识”主张时,打工人们似乎就没有那么认同了。


有近31.1%的受访者,反对“因为集体需要而付出薪酬之外更多的劳动力”。看来老板们想要实现员工都具有“主人翁意识”这件事,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



与其让打工人具象化他们对“好公司”的看法,不如让大家直接票选来得直接!


薪酬福利、发展前景、团队氛围这三项,毫不客气地拿下了好公司标准榜的前三位。而其中74%的票选率,也将打工人内心对金钱回报的这一需求再次推向榜首。 


但如果说工作就是为了赚钱,那么如何能赚到更多的钱? 薪资通常也与工作经验、工作资历呈正相关的发展态势,所以一间拥有较为完善晋升机制的公司,自然也是打工人的心头好。 


在细看这一选项相关数据的时候,我们又发现了一道“35岁”转折线。打工人对于公司的完整晋升机制的需求人数占比,结合年龄阶段成长而言在逐年递减。但继35岁之后,却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。


年龄越大,工作年限越久,越不选择躺平的说法,也似乎得到了部分验证。中年人不躺平的原因,也许是因为职业渐入佳境,也许是出于“中坚力量”责任感,还有的则是出于生活压力。但无论如何,渴望晋升渴望成长的职场中坚力量形象,可见一二。





在2021年的今天,打工人很喜欢提到“宇宙的尽头是编制”这句话,而身边陆续迭代又离开北上广的中青壮年,似乎也在与它印证。大家追求的好公司,真的有标准模板吗?


在我们的观察中,互联网大厂在一线城市的打工人眼中,依然“真香”(占比28%,仍为一线城市打工人最向往的行业TOP1)。看似稳定的国企、政府机关和传统行业,排名却比较靠后,看起来编制在一二线城市似乎并不抢手。


我们还观察到,在三线城市,小而美创意公司反而比在一、二线城市更受打工人的欢迎。


而随着工龄的逐年增长,打工人眼中关于公司的理想型,也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。数据显示,互联网大厂一度成为工龄1-3年内打工人的“白月光”,渴望加入这类公司打工人的数量,达到了此次受访人数的30.9%。而在工作了5-10后,打工人变得更加追求挑战,于是更有发展的创业公司成为了这部分受访者的首选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明星/网红经济在如今的众多行业态势中发展迅猛,但无论其身处行业的头部或腰部,仍然只有较少的打工人愿意与之同行。这或许可以理解为,从作品到流量,粉丝的确愿意为其买单,但折射到现实的工作追求,稳定性、规模效的公司追求仍是大头。


3. 打工人的“离职底线”,薪资不是唯一 


打工人判断好公司的标准不尽相同,他们和公司“分手”的理由也形状各异。


从职场PUA到无脑加班内卷,被职场人诟病的公司短板类型百出。随着性别变化,打工人的离职底线也发生了改变。 




我们在调查中发现,在男性职场人视角下,最不能容忍的是工资不到位,超过7成的人会因此离职;而在女性职场人中,如果公司不能为其带来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,也会有超过7成的人因此而离职。


我们还发现,同样是针对与同事领导产生的矛盾,女员工则表示“更不能忍”,这也与女性具有的更加感性、更加敏感的特质有关。女性在职场中,更在意个人内心的感受是否被满足。


关于“打工人到底有多勇”这件事,通过调查我们发现,只有不到一成的打工人,能够在入职随后发现不满的地方,即刻决定离职。绝大部分还是决定“苟一会儿再说”。毕竟打工不易,且行且珍惜。


这种现象,也随着打工人年纪的增长而更为普遍。


4. 反观女性职场视角:感性与理性共存  


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究竟什么样的公司,才算打工人眼里的好公司?反观男女视角下,对于好公司的标准又有哪些差异化? 


我们观察到,在职场中,女性相较于男性,更在意对内心感受的洞察。团队氛围要好,工作内容要求更高……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那些偏向于更为走心、更关乎理想的行业或公司,总是女性职场人更多。 


而且越是偏向两性观念,男女的差异就越大。超过半数的女性拥有更强的“并非专权、而是性别平等”的意识,而男性对此似乎并不在意,只有17.1%的受访男性认为:一家公司能够做到性别平等,也能够证明它是好公司。





看似对职场的精神价值收获更渴望,但同时在另两项调查中,女性也表现出对于职场关系更为谨慎的一面。


超过50%的男性职场人,支持或部分发生“办公室恋情”,而这一比例在女性职场人中相对较低。另外,还有34.8%的女性对这份“真情实感”没有兴趣。不仅是恋爱,甚至对于职场友谊,持怀疑态度的女性也要多于男性。


5. 若条件允许,九成打工人,希望和公司“长长久久” 


你想过和一家公司一直走下去吗?


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表示,自己很乐于与公司进行长期发展,更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:只要工作氛围合适,我就愿意在此长久贡献我的力量。 





在这件事上,男性相较于女性更为笃定。51.4%的职场男性更愿意直接给出肯定的答复,而职场女性却更为谨慎,只有不到四成表示:Yes,I do。 


由此看来,“长期主义”并不只是资本方的论调。大部分人在寻找一份工作的时候,初心都是真诚、充满期待和希望与之共同进步的。


根据调查我们发现,在职场混迹的时间越长,越是认可“长期主义”这一观点,还在为外界因素而犹豫的人也逐渐变得笃定,人们慢慢不再把希望寄托在“看情况”上面。时间成本,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显得愈发珍贵。 


而这一反差,大约是在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前后,逐渐在打工人身上开始显露。


6. 大部分职场“奥特曼”,依然相信有光。


在看过了以上种种观点之后,我们不禁发问: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公司吗?职场人眼里的“搬砖乌托邦”到底长什么样? 


根据调查,只有10%的受访者不相信神仙公司的存在,而87%的打工人都相信,这个世界上一定有真正的好公司,且职场男性更期待于此。 


我们还发现,在职场人描述理想型公司的 21 个词里,除了排名靠前的“有钱自由福利好”,也有一些微弱的声音,表达了对“职场PUA”的不满,而它也正是部分打工人对老板“说分手”的理由之一。





向往好公司的同时,打工人并没有忘记自我审视。


在阻碍追求神仙公司的答案中,55.7%的人,把原因归结于自身,他们认为是自己目前能力的不足,才没能获得理想中的好工作、未能进入想象中的“神仙公司”;有54.3%的人,则把症结归根于机遇,希望在好工作的机会来临之前,他们也能做好万全的准备。 


有31.9%的人,正在因为勇气不足,而与理想失之交臂。或许旁人看来觉得可惜,但在这背后,更多的是现状给予他们的安全感。其实没有做出选择,通常也正是一种选择。他们或许在等待一个机会,也让追求梦想的子弹再多飞一会儿。


写在最后:


人类关于理想有三种立场:虚无主义、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。往往当理想破灭后,虚无主义和现实主义就占据了上风,而尽人事听天命,恰好能缓冲后两者当中的负面情绪。


所谓“神仙公司”,大抵在是打工人在独自品尝过生活的苦之后、又借以慰藉自己的“甜点”。即便从没见过理想中的“神仙公司”,即便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它,但大部分职场人却依然相信,或许仍有一天能与之同行。


在为理想的生活目标奋斗的时候,或许并不轻松,但没有梦想,更是无法成为“过好这一生”的解决方案。


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,加入理想中的公司,找到属于自己独一份的工作的意义。


赞(5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12-18 11:37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2(s) x3, 12-24 02:57